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,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,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内皮细胞过度增殖而致的血管发育畸形。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,50%患儿会在五、六岁前,发病率为1%~2%,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。激光、冷冻、放射性同位素、干扰素、手术等都是常用的治疗血管瘤有效的办法,但都受到血管瘤大小和生长位置的限制。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用户外观,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。
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:大部分用户及其家属,尤其是患儿家属因对医学知识缺乏,当知道平阳霉素是抗肿瘤药物后,多数都会产生恐惧心理,担心其性,担心是否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等。因此,向用户及其家属简要说明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,如局部肿胀、疼痛、出血及坏死,婴幼儿口唇部位血管瘤经治疗后出现吸允、进食困难等现象。同时说明治疗效果和药效。向患儿家属说明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,可破坏血窦使瘤体硬化、萎缩,从而治疗目的,但对骨髓和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,适用于不同年龄用户,尤其是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,以消除紧张、恐惧心理,赢得用户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治疗。
术前训练:唇、舌部血管瘤患儿术后如吸吮可造成患区疼痛、肿胀、出血等并发症,因此唇部、舌部血管瘤患儿人院时即予汤匙喂养;指导母乳喂养的患儿的母亲先用吸奶器吸奶后予汤匙喂养;指导人工喂养的患儿的家属,停用奶瓶奶嘴,改予汤匙喂养。
术前身体准备: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各项检查,如血常规、凝血三项、肝功能、胸片检查、心电图检查等。询问用户的过敏史、用药史,如有平阳霉素、博莱霉素过敏史者禁用此方法。因为用平阳霉素可致肺纤维化,胸片检查异常者和肺部功能异常者也禁用此方法。监测体温和局部感染状况,如用户有发热或局部有感染者应先按医嘱予以治疗,感染控制后及体温恢复正常3d后方可进行。本组22例用户术前检查均无异常,也无治疗禁忌证,体温正常,适合此治疗。腮腺区血管瘤用户头部备皮。若血管瘤面积大,则需要配血。